產(chǎn)品畫冊設計,別讓它在C端用戶手里“活不過三秒”!用好5個策劃點 + 3個排版訣竅
最近翻看后臺留言,發(fā)現(xiàn)不少朋友吐槽自家產(chǎn)品畫冊發(fā)出去像石沉大海,用戶翻兩頁就扔一邊了。說實話,這事兒我太有共鳴了!當年我也做過那種堆滿參數(shù)、排版擠得喘不過氣的畫冊,結(jié)果嘛...咳咳,往事不堪回首。痛定思痛,今天咱就拋開那些高大上的設計理論,聊聊怎么把給普通消費者看的產(chǎn)品畫冊設計做得真正“抓人”、讓人愿意帶回家,甚至當個“寶”!
想想看,為啥宜家那本厚冊子,你搬家都舍不得扔?不是因為它多精美絕倫(當然也不差),而是因為它懂你!它能讓你窩在沙發(fā)里,就幻想出新家的樣子,順手圈出幾十件想買的東西——這才是給C端用戶看的畫冊該有的魔力!咱的目標不是做個“產(chǎn)品說明書”,而是打造一個能勾住心、牽著走、最后讓人心甘情愿掏腰包的“消費導游圖”。

一、策劃邏輯:先搞定“心”,再搞定“眼”
想讓用戶對你的畫冊多看兩眼?光靠顏值不夠,得先“攻心”。這五個邏輯,是我踩過無數(shù)坑才總結(jié)出的“保命”心得:
首先要講故事,別念參數(shù)!
用戶買的不是冷冰冰的“東西”,是“感覺”和“改變”。恨不得把產(chǎn)品研發(fā)報告都印上去,用戶看完只覺得“哦,挺厲害”,然后...沒然后了。怎么辦?使勁挖!使勁挖產(chǎn)品背后那個能讓人鼻子一酸或會心一笑的點。 比如,賣母嬰用品的,別光吹“高分子吸水材料”,試試拍一張凌晨三點,寶寶安睡、媽媽終于能喘口氣靠在床頭微笑的照片,旁邊配一句:“一夜干爽,一夜好眠,媽媽的笑容更珍貴?!?用戶秒懂!賣寵物糧的,別列一堆成分表,放張狗子聽見開飯鈴,尾巴搖成螺旋槳沖過來的憨樣,寫個“干飯狗的快樂星球”。這不比啥參數(shù)都管用?
其次,讓好處看得見!別整虛的,把“值”字懟到用戶臉上。
“舒適體驗”、“便捷生活”、“高效節(jié)能”...這些詞兒用戶耳朵都聽出繭子了,看完內(nèi)心毫無波瀾,甚至有點想笑。怎么處理?把抽象的好處變成眼睛一看就明白的“畫”! 空氣炸鍋厲害在哪?別光說“少油健康”,直接上對比圖:左邊是傳統(tǒng)油炸的雞翅,油光锃亮看著就膩;右邊是空氣炸鍋做的,金黃酥脆不油膩,旁邊大字:“減油80%,香脆不打折!” 這沖擊力,比說一萬遍“健康”都強!賣個養(yǎng)生茶,別整那些“調(diào)理身心”的玄乎詞兒,畫個喝完茶后精神煥發(fā)、臉色紅潤的小人兒,配文“每天一杯,給身體充充電”,簡單粗暴有效。
然后就是場景!場景!場景!把產(chǎn)品塞進用戶的生活里去!
產(chǎn)品在純白背景上“孤芳自賞”,美則美矣,用戶壓根不知道買回去能干啥、放哪兒。
我們可以讓產(chǎn)品在畫冊里“活”起來!演一出用戶生活的“小電影”。 賣運動鞋?別只拍鞋的特寫,拍它陪著主人擠早高峰地鐵、周末征服郊外小山頭、下班后健身房揮汗如雨的樣子。賣咖啡機?別光拍機器,拍它在清晨陽光灑進的廚房里飄著香氣,旁邊是剛烤好的面包和家人的笑臉,標題“叫醒你的不是鬧鐘,是這杯現(xiàn)磨香濃”。用戶一看:“誒,這不就是我想過的日子嗎?” 代入感立馬有了!
第四,別光讓用戶看,勾搭ta“動”起來!
畫冊做得再美,用戶看完合上就忘了,怎么轉(zhuǎn)化?撓頭!在畫冊里埋點“鉤子”,讓用戶忍不住想“點一點”、“掃一掃”、“撕一撕”。 比如,放個顯眼的二維碼,掃一掃就能看產(chǎn)品酷炫的使用小視頻;設計個“撕下來就能用”的專屬小優(yōu)惠券(別太大,意思意思就行,主要是制造行動);弄個小測試:“測測你最適合哪款口紅?” 答案指向你的產(chǎn)品;或者鼓勵用戶拍下畫冊里最喜歡的場景,帶上話題分享到社交平臺... 把畫冊從一個“終點”變成一個“起點”。
第五,給用戶一個“曬”的理由!讓ta自愿當你的“自來水”。
內(nèi)容平平無奇,用戶看完毫無分享欲望,畫冊的生命周期止步于垃圾桶。
往畫冊里加點“社交貨幣”——讓人想拍照發(fā)朋友圈、想跟朋友顯擺的東西。可以是:顏值爆表的設計,戳心窩的金句,獨家小彩蛋,好玩有趣的創(chuàng)意, 比如內(nèi)頁設計成可以剪下來的明信片、小貼紙,文案寫得又酷又颯。

二、排版要素:讓眼睛“舒舒服服”地把信息吃進去
策劃走心了,排版就得負責讓用戶看得“順眼”、“順心”。這三個要素,是讓信息有效傳遞、不添堵的關鍵:
一:牽著用戶的“眼睛”走,別讓它迷路!
讓用戶像看故事書一樣,不知不覺按你設定的路線看完重點,一個不落。怎么做?“C位”要夠亮眼: 每頁(或跨頁)必須有個一眼就抓住人的“主角”——可能是主打產(chǎn)品、超有感覺的場景大圖,或者一句直擊靈魂的標題。把它弄大點、顏色跳出來、周圍留白多點,想看不見都難!
順著“眼睛的習慣”排: 大部分人看書看手機,習慣從左往右、從上往下掃(像寫“Z”字或者“F”字)。排版時,重要的東西放左上角(開頭吸引人),然后引導視線向右、再向下走。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,把用戶眼睛晃暈。用圖片里人物的眼神方向、手指的指向、或者設計些小箭頭、線條,甚至用顏色塊自然地“引路”,讓用戶目光很順地滑到下一個你想讓ta看的地方。
宜家為啥好找? 翻開它的冊子,你眼睛會先被溫馨的大場景圖吸引,然后很自然地看到融入其中的小產(chǎn)品圖和小小的貨號,最后落在清晰的價格上。這條“視覺小路”鋪得明明白白,找東西一點不費勁!

二,留白不是浪費!是給信息“喘口氣”的空間。
別把頁面塞得像春運火車廂!留白能讓頁面看起來清爽、高級,重點反而更突出,用戶看著不累。敢!于!留!白! 尤其是圍著重要圖片和標題文字,多留點空白區(qū)域。別心疼,這些空白不是浪費,是讓重要信息“閃閃發(fā)光”的舞臺!想象一下,擁擠的菜市場和寬敞的藝術展廳,哪個讓你更愿意多待會兒?把有關聯(lián)的東西(比如一張產(chǎn)品圖、產(chǎn)品名、再加一句最核心的賣點)放得近一點,像一個親密小團體。不同“小團體”之間,要拉開足夠的距離,界限分明。 正文的字,行與行之間(行距)要寬松點(1.5倍左右比較舒服),字和字之間(字間距)也別太擠。密密麻麻的小字,看著就頭疼,用戶直接跳過!
高級感哪來的? 你看那些大牌的護膚品畫冊,經(jīng)常就一頁只放一瓶精華,配一句簡潔有力的文案,周圍大片留白。撲面而來的就是純凈、奢華、有格調(diào)的感覺,信息少反而記得牢。

第三,讓“摸到”的感覺替你說話!
畫冊不只是用眼睛看的!紙張的觸感、特殊的工藝、巧妙的結(jié)構(gòu),這些物理體驗能制造深刻的記憶點,讓品牌印象更立體?!懊钡玫降恼{(diào)性: 選紙不能隨便!環(huán)保品牌用點帶有自然紋理的再生紙,摸上去糙糙的,感覺就很“綠色”;走高端路線的,選厚實光滑的或者覆個觸感膜,摸起來溫潤細膩,貴氣就出來了。紙的手感,是品牌性格的延伸。在關鍵的地方(比如Logo、核心文案、主打產(chǎn)品圖)用點特殊工藝:局部UV(亮晶晶或磨砂的)、燙金/燙銀(Bling Bling的貴氣)、擊凸/擊凹(摸上去有凹凸感)、模切(把紙切成特殊形狀)。這些小細節(jié),能讓用戶“哇”一聲,忍不住多摸兩下。拉頁、立體彈出、特殊的裝訂方式。這些互動設計,能讓畫冊本身變成一個有趣的“玩具”,用戶印象絕對深刻。
“一家人要整整齊齊”: 畫冊的顏色、用的圖形元素風格,跟你家產(chǎn)品的包裝、官網(wǎng)、APP啥的,得保持一致!用戶一看就知道:“嗯,是那個味兒!” 品牌形象才立得住。

說到底,給C端用戶做的產(chǎn)品畫冊設計,真不是個簡單的“排版活兒”。它得是個會講故事的“心理專家”,是個能制造美好體驗的“魔術師”,更是個能悄悄引導用戶下單的“金牌銷售”。
把上面那5個“攻心”的策劃邏輯吃透,再把3個讓眼睛和手指都舒服的排版訣竅用活,你的畫冊才能真正擺脫“一次性宣傳品”的命運,變成用戶愿意放在茶幾上、甚至推薦給朋友的“心頭好”。下次動手設計前,不妨先問問自己:這畫冊,我自己愿意帶回家翻翻嗎?它能讓我有沖動去分享嗎?如果答案有點猶豫... 嘿,再回來看看這篇掏心窩的分享吧!記住,產(chǎn)品畫冊設計的終極目標,是讓它自己會“勾人”,讓用戶搶著替你“吆喝”!


